怎样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?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24-09-28】孩子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性
心理学家指出,孩子的安全感并不是依赖感,孩子除了需要热情、稳定的感情联系,也需要学会独处。当父母不时刻在场时,孩子也能获得安全感。他们可能看不见父母,但他们心里知道父母在那里。作为大人,我们需要\"回应\"孩子的各种需求,而不是事事\"满足\"他们。
对孩子的要求,我们需要设立一些界限,不能无条件满足。此外,孩子也需要经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,才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。只有当孩子明白一个道理,即他能否获得某种东西取决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欲望,他才能真正得到内心的充实和快乐。
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,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痛苦就越少。因此,我们不能总是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,而应该适当地拖延。比如,孩子饿了,我们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。同时,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,适当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,这样会有助于他获得内心的平静。
在家庭环境中接受\"不如意的现实\"的训练,将使孩子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。
处理孩子的愤怒
当孩子发火时,第一个办法是转移他们的注意力,让他们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发火。没有观众的情况下,他们自己会慢慢平静下来。
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,并且需要坚持到底。在对孩子说\"不\"时,我们应该解释为什么不行。即使孩子听不懂,他们也能感受到我们的耐心和尊重。家长之间需要达成一致的意见,不能一个人说行,一个人说不。当我们禁止孩子做一件事情时,可以给他们做另外一件事情的自由。
正视孩子的缺陷
如果孩子与其他孩子不同,例如孩子过于胖,耳朵形状不正常,或者性格和行为偏激,父母不能否认这些事实,而应该积极与孩子讨论,并寻找解决办法或接受现实。
在这方面,寻求专家的帮助是最好的选择,因为孩子通常会对专家(例如医生)的意见非常重视。
批评要对事不对人
在批评孩子时,我们应该就事论事。例如,如果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,我们可以这样说:\"你看,如果你去玩你没有权利玩的东西,就会发生这样糟糕的事情。\"而不是这样说:\"你太坏了,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?你是故意不让妈妈戴吗!\"第一句明确告诉孩子,他的错误在于\"动了不该动的东西\",而没有否定孩子的人品。而第二句话则将孩子定性,并且打击了他作为好孩子的自信心。
让孩子独立完成任务
让孩子尽早完成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,将使他们在将来更积极主动地完成事情。我们不应该过分替孩子做事情、替孩子说话、替孩子做决定。在替孩子代劳之前,我们可以想想,也许孩子能够自己完成这件事情。
不要说\"你不行,这事你做不了!\"而是让孩子\"尝试一下\"。有时候大人禁止孩子做某些事情,仅仅是因为\"他们没有尝试过\"。如果事情不涉及安全问题,就让孩子尝试。
鼓励孩子敞开心扉
与人沟通是一种能力,将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。及时、积极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,可以避免孩子做出一些阴暗的事情。如果不及时控制和避免,这些问题可能会继续存在。
快乐也是一种能力,我们应该让孩子能够看到生活中的好的、积极的一面。对于不好的事情,我们同样要积极地面对。
多说一些积极的话,例如:\"我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,不是吗?\"\"我们真的很幸运!\"\"不要难过,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。\"
培养孩子的尊重他人的能力
无论父母的身份如何,无论周围的人是谁,我们都必须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,不应存在身份上的区别。
这些人可能是爸爸的朋友,妈妈的同事,爸爸的司机,学校门口的看守员等等,他们对孩子的给予,孩子应该心存感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