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理科状元黄子晴:从偏科生到考入清华姚班,分享3点秘诀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25-01-07】每当考试临近,不少同学都会疯狂临时抱佛脚,通宵熬夜换来的不是高分而是一双媲美国宝的黑眼圈。看到差强人意的成绩单,不少同学都会失落沮丧,甚至会怀疑自己:我是不是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儿?
其实,绝大部分同学并不是自己眼中的"笨孩子",他们只是没有找到高效的学习方法。只要掌握了方法,当学霸并不是什么难事儿。
北京的高考成绩早已公布,意料之中又有些出人意料。意料之中的是海淀、西城依然坐稳头把交椅,(理科700分以上24人,海淀17人,其中人大附9人,一零一3人,十一学校2人,清华附2人,首师大附1人。东城2人都是汇文的,丰台2人都是12中的,西城2人,八中1人,实验1人,大兴1人(人大附经开。
)然而理科状元却是丰台区的黄子晴同学。要知道上次丰台出高考状元可是前的事儿了。
在北京高考中,黄子晴同学取得实考711分、总分721分的佳绩(各科成绩为:语文128,数学148,英语141,理综294)。今年是"老高考"最后一年,黄子晴的这份成绩单,创造了一个载入北京高考史册的新高度。她素质全面、综合发展,数理能力尤其突出。
获得第十三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决赛一等奖,获得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展示活动一等奖2次,初高中多次获得北京市数学竞赛一等奖,获得走近美妙的数学花园青少年展示活动一等奖2次。如今,黄子晴已经在清华姚班里开始了新的学习。
看到这些闪闪发光的成绩,你是不是也心动了?学会下面的这些学习方法,你也能当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。
黄子晴曾说过:
高考绝不仅是靠高三一年的突击,而是三年甚至更多的积累。对我而言,课上永远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,收获新知识之余,记录的笔记也能令人长久受益。
正如黄子晴所说的那样,课上永远是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。
老师课上所讲的,一定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基础知识,在课堂上,不仅有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,还有其他同学的各种思考,遇到理解的难点大家还会讲解、讨论,这是同学们学习知识的最好时机。
珍惜每一天的每一节课,认真倾听、记录笔记,这样细水长流的认真学习,把基础知识消化在每一堂课中,就不用在考试之前再疯狂复习基础知识了。
"反思"的范畴不局限于考试,从知识体系到日常习题,所有出现的问题或许都值得关注,并应得到及时的解决,找老师答疑、与同学探讨是我们班的常态。
黄子晴深谙"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"的道理,她特别擅长记笔记,同学们都叫她"整理控"。
在课堂上,她总是快速记录最重要的基础知识点,课下再进行总结和梳理。每次的复习,都是一次反思,思考自己哪里还有知识的漏洞,思考漏洞的形成原因并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,在日常就把不会的知识点都全部搞定。复习之前,只要看看自己曾经错过的题,曾经不理解的知识点,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。
高三以后黄子晴的成绩并不稳定,主要原因就是偏科。
因为她个人比较擅长理科,语文和英语相对较弱。所以影响了整体的成绩。
黄子晴解决偏科问题的办法简单粗暴,但却非常有用。那就是弥补短板,在自己的短板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
承认自己的不足、重复自己不擅长的事。在各种模考中,有的同学在考场上4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篇一类文,而对黄子晴来说可能则是一个个夜晚的"加班加点",一次次从头再来,换来第五、六稿,才能得到老师眼中勉强"通过"的结果。
也许有的同学改了一两次就放弃了,然而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中,成绩也一点一滴上来了。有时候提高短板的方法特别简单,那就是不断地重复和坚持,直到量变飞跃成质变。
面对学习成绩的起伏,同学们不要灰心。要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成绩,用理智的思考去分析成绩,用智慧的方法提高成绩。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,自己的付出不会石沉大海。相信同学们只要学会以上这些方法,并持之以恒地运用,一定也会从"学渣"逆袭成"学霸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