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合小宝宝的音乐游戏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25-01-05】
培养孩子的智力:从音乐中开始
团体活动:一种快乐学习的氛围
作为家长,我们都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开发孩子的智力。其中,让孩子从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,因为这样可以在轻松、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锻炼。团体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,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学习的欲望和兴趣。在散步的时候,如果你听到附近的亲子园、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们在唱歌,不妨停下来让宝宝听一听。让宝宝反复听大孩子们唱歌,可以激发他学习的欲望。特别是在亲子园看到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,这会让宝宝感到更开心。可以先让宝宝在旁边观看,等他愿意时就鼓励他参加。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运动,随着音乐的节拍来做动作,例如到某一个音节就拍手或者跺脚,或者转圈。虽然动作很简单,但宝宝一开始可能会手忙脚乱。如果大人记住了运动的节拍,那么回家后也可以继续练习。经过多次反复学习之后,宝宝就能与别人的动作合拍了。有些宝宝在刚满2岁的时候就可以很熟练地参加团体演出了。
敲击乐器:培养节拍能力
敲击乐器是培养孩子音乐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。1岁的宝宝会拿着铃铛摇动,也会拿着棍子敲击小鼓。一开始只是胡乱摇动或敲击,可以先让宝宝熟练一会儿,然后大人和宝宝一起,随着播放的音乐节拍来敲击手中的简单乐器。给宝宝准备一个音乐角,就是让宝宝方便拿到自己喜欢的乐器的地方,首先是随便练习,然后学习按照节拍敲击,锻炼节拍能力。如果家里没有现成的乐器,可以先用一些简易的材料来代替,比如筷子、空纸盒、旧罐头盒、碗、盘子等。
播放音乐:培养操作能力
宝宝最先学会的是操作八音盒或其他会作响的音乐玩具。家中播放音乐的录音机、影碟机等如果能经常得到使用,那么宝宝很快也能学会简单的操作。按键对宝宝来说是很有意思的,他能准确地在一排按键中找到播放用的按键,并加以简单正确的操作,有些宝宝还能在许多目录中找准自己所喜欢的一首乐曲。宝宝的能力越是让大人觉得惊讶,他就会发展得越好。多给他机会让他自己去操作,才可能有更高的成就。不过在使用电器时要格外注意,一定要检查有无漏电,插头是否固定,告诫宝宝不要乱动插头。
音乐号令:规律生活的提示
音乐号令是一种很好的方式,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。在部队里,有出早操的号声,当听到特定的号声之后,大家会加快动作做好准备出早操。在家里也可以有2~3种音乐号令,例如选定几个音节作为吃饭歌,每当响起这种声音就是要准备吃饭了,先把玩具收拾好,快去洗手,然后坐好吃饭。还可以有几个固定的音节作为准备睡觉的号令,先如厕,再洗漱,最后穿睡衣,上床躺下。这几种声音可以设置在手机上或者录音机上,挂在固定的地方,让它定时播出,成为宝宝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用音乐号令提示作息时间。
唱歌:培养音乐感和语言能力
从18个月大开始,宝宝就会不停地练习唱歌。一开始学会的是妈妈经常唱的歌。如同背诵儿歌那样,开始会唱最后一个音,然后会唱开头和结尾经常重复的那一句歌词,最后再把整首歌都学会。儿童歌曲最主要的特点是曲调简单,每个音都是一拍,变动较少。音域在5个音阶之间,不宜有较大的高低差别。先别要求宝宝吐字清楚,因为宝宝的口腔肌肉还未发育完善,有些音如“姥姥和挠挠”“四和十”分不清很正常,要到4岁左右才能矫正。通过团体活动、敲击乐器、播放音乐、音乐号令和唱歌等方式,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培养音乐感和语言能力,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操作能力、节拍能力和规律生活的能力。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,还可以为他们的智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因此,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多给孩子提供这些机会,让他们在音乐中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