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教网
高考加分新政应体现公正导向
家教首页>西安家教 >高中生资讯

高考加分新政应体现公正导向

更新时间:2014-06-01

  在我国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的今天,高考承载了防止社会阶层固化、改变人的命运方面的意义,高考的改革新政必须作为社会正义的导向,必须体现起点公正。

  近日,31个省份的2014年高考加分新政相继出台,有两个突出变化,一是各地高考加分项目“缩水”,奥赛、体育加分均不超过20分,8个省份明确表示奥赛获奖不保送也不加分;二是首次出现思想品德与实施见义勇为可成为加分选项。

  知识改变命运,高考是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的资格标准,曾经也是青少年步入高等教育知识殿堂的唯一通道。有人将高考比之于古代科举考试的抡才大典,这并不为过。高考政策的改革方向,是带有导向性的,一定会收到“草上之风必偃”的效果,因此,高考政策的变化也最为引人瞩目。

  奥赛获奖的保送与加分政策,曾被认为是终南捷径。一些重点中学为让学生通过奥赛进入名校,会集中优势师资和优秀学生办竞赛班,能进入竞赛班就意味着增加了考入名校的砝码,未进入竞赛班则很可能意味着与名校无缘,这样人为的分配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。同时,一些优秀的学生,被集中起来进行奥赛训练,不能完整接受中学教育,容易导致知识面狭窄、偏科严重。逐步取消奥赛保送与减少加分,既是避免对优秀学生的揠苗助长,也在客观上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,避免出现起点不公。

  今年高考加分政策的另一重要改革是突出思想品德,将思想品德加分项目细化执行,对有见义勇为事迹的考生加分。对于这一改革,笔者持谨慎的乐观态度。

  多年以来,我们的教育重智育、轻德育,重说教、轻践行,有识之士都在致力改变这一现状。高考制度设计者的决策,也是由此为出发点,希望借高考的导向作用,提醒广大青少年考生、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,要重视德育。那些能够见义勇为的考生,在高考录取时给予其一定的鼓励,这毋庸置疑,因为高尚品德的确能够体现在危难中的挺身而出,急人之困,解人之厄。同时,我们也更应当注意,中国德行精神中鼓励的另外一种高尚品德——“庸德之行,庸言之谨”,就是在日常生活中,实践德行,敦行不怠,成就君子人格。而这样的品德高尚,往往无法量化,也难以考核。

  同样,在思想品德的评价上,一直缺乏一个严格的评定标准和专业的评审程序。见义勇为和各类荣誉的授予,多为政府或与之相关的行政部门主导,没有一个独立的、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机制与评价机构,评价过程也不够公开、透明,缺乏有效监督。一旦将一些荣誉称号与高考加分相联系,其中可能还会滋生权力、金钱的交易,容易让人产生质疑,从而损害高考制度本身的严肃性。

  在我国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的今天,高考承载了防止社会阶层固化、改变人的命运方面的意义,高考的改革新政必须作为社会正义的导向,必须体现起点公正。因此,在思想品德的评价标准和权力界限没有明晰,相关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的时候,高考针对思想品德的加分恐怕应当谨慎行之。

最新文章
  1. 小孩子不听话玩手机怎么办
  2. 家长引导和帮助,激发高三学生学习动力
  3. 一年级小孩不听话讲道理打骂都没用怎么办
  4. 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怎么办
  5. 15岁女孩厌学怎么办
  6.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及干预策略
  7. 与孩子的沟通:培养理解和减少叛逆行为
  8. 初三孩子叛逆期怎么管教最合适?
  9. 运动对宝宝心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
  10. 家长课堂: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?
最新教员
搜索教员
搜索

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西安交大 长安大学 电子科大 陕西师大